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优选问答网站首页优选问答

饔飧不继的词语解释

  • 编辑:童卿蓓
  • 2025-10-25 20:26:24
  • 来源:网易

饔飧不继的词语解释】“饔飧不继”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生活贫困、经济拮据,连基本的饮食都无法保障。这个词语源于古代的日常生活用语,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历史背景。

一、词语解释总结

词语 饔飧不继
拼音 yōng sūn bù jì
含义 形容生活贫困,连基本的饮食都难以维持。
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年》:“民无悬粟,饔飧不继。”
用法 多用于书面语,形容经济困难或生活窘迫的状态。
近义词 饥寒交迫、囊空如洗、捉襟见肘
反义词 衣食无忧、富足安康、丰衣足食

二、词语解析

“饔”指的是早饭,“飧”指的是晚饭。因此,“饔飧不继”字面意思是“早晚的饭都不能按时供应”,引申为生活困苦,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维持。

该成语多用于描述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也可用于形容个人因经济问题而陷入困境。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渲染人物的悲惨处境或社会的不公。

三、使用示例

1. 他家中老人病重,孩子上学,全家饔飧不继,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2. 在战乱年代,许多百姓饔飧不继,流离失所。

3. 虽然公司经营困难,但大家仍努力维持,不愿让员工饔飧不继。

四、文化背景

“饔飧不继”这一成语来源于古代的农耕社会,当时人们以“饔”“飧”作为日常饮食的基本形式,因此用这两个词来表达生活的最基本需求。成语的使用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生活的关注,也反映了社会对贫苦阶层的同情与理解。

五、结语

“饔飧不继”作为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成语,不仅表达了物质匮乏的状态,也承载了人们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在现代语境中,它依然可以用来形容经济压力大、生活困难的情况,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