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消费网站首页生活消费

小儿二陈汤配方(二陈汤配方)

  • 生活消费
  • 2022-09-09 09:35:08
  • 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必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小儿二陈汤配方,二陈汤配方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二陈汤的原配方是半夏(

大家好,小必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小儿二陈汤配方,二陈汤配方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二陈汤的原配方是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两;白茯苓三两,甘草(炙)一两半。

2、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成,理气和中兼燥湿,一切痰饮此方珍。

3、二陈汤主治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4、主痰湿内阻,脾胃不和,胸膈痞闷,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咳嗽痰多。

5、二陈汤用量:二陈汤是治疗湿痰的药方。

6、湿痰之成,多因饮食生冷,脾胃不和,运化失健,以致湿聚成痰。

7、方中半夏燥湿化痰,和胃止呕;橘红理气化痰,使气顺则痰降,气行则痰化。

8、痰由湿生,故以茯苓健脾渗湿;甘草和中益脾。

9、煎加生姜,既制半夏之毒,又协同半夏、橘红和胃祛痰止呕;少用乌梅,味酸收敛,配半夏散中有收,使其不致辛散太过。

10、凡是痰湿为患,均可用本方增损治之。

11、二陈汤的食用方法:上药㕮咀,每服12g,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12、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度百科——二陈汤【标准配方】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15g,白茯苓9g,甘草(炙)4.5g。

13、二陈汤用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组成二陈汤主治湿痰证。

14、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

15、二陈汤运用:本方为燥湿化痰的基础方。

16、临床应用以咳嗽,呕恶,痰多色白易咯,舌苔白腻,脉滑为辨证要点。

17、二陈汤方义:本方证多由脾失健运,湿无以化,湿聚成痰,郁积而成。

18、湿痰为病,犯肺致肺失宣降,则咳嗽痰多;停胃令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阻于胸膈,气机不畅,则感痞闷不舒;留注肌肉,则肢体困重;阻遏清阳,则头目眩晕;痰浊凌心,则为心悸。

19、治宜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20、方中半夏辛温性燥,善能燥湿化痰,且又和胃降逆,为君药。

21、橘红为臣,既可理气行滞,又能燥湿化痰。

22、君臣相配,寓意有二:一为等量合用,不仅相辅相成,增强燥湿化痰之力,而且体现治痰先理气,气顺则痰消之意;二为半夏、橘红皆以陈久者良,而无过燥之弊,故方名“二陈”。

23、此为本方燥湿化痰的基本结构。

24、佐以茯苓健脾渗湿,渗湿以助化痰之力,健脾以杜生痰之源。

25、鉴于橘红、茯苓是针对痰因气滞和生痰之源而设,故二药为祛痰剂中理气化痰、健脾渗湿的常用组合。

26、煎加生姜,既能制半夏之毒,又能协助半夏化痰降逆、和胃止呕;复用少许乌梅,收敛肺气,与半夏、橘红相伍,散中兼收,防其燥散伤正之虞,均为佐药。

27、以甘草为佐使,健脾和中,调和诸药。

28、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二陈汤。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