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消费网站首页生活消费

风烟望五津古诗(风烟望五津)

  • 生活消费
  • 2022-11-02 23:50:30
  • 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必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风烟望五津古诗,风烟望五津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意思是:雄伟长安城由三

大家好,小必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风烟望五津古诗,风烟望五津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意思是: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

2、出自《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

3、原文: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4、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 译文: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

8、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9、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

10、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11、扩展资料: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12、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

13、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14、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

15、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

16、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1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18、“阙”,是皇宫前面的望楼。

19、“城阙”,指唐的帝都长安城。

20、“三秦”,指长安附近关中一带地方。

21、秦末项羽曾把这一带地方分为三国,所以后世称它三秦之地。

22、“辅”,辅佐,可以理解为护卫。

23、“辅三秦”,意思是“以三秦为辅”。

24、关中一带的茫茫大野护卫着长安城,这一句说的是送别的地点。

25、“风烟望五津”。

26、“五津”指四川省从灌县以下到犍为一段的岷江五个渡口。

27、远远望去,但见四川一带风尘烟霭苍茫无际。

28、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意思是:巍巍长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却在迢迢远方。

29、出自——唐朝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0、原文——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3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3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3、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4、译文——巍巍长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却在迢迢远方。

35、你我命运何等相仿,奔波仕途,远离家乡。

36、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

37、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

38、岔道分手,实在不用儿女情长,泪洒衣裳。

39、扩展资料:“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属“工对”中的“地名对”,极壮阔,极精整。

40、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辅”(护持、拱卫),气势雄伟,点送别之地。

41、第二句里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泛指“蜀川”,点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而“风烟”、“望”,又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

42、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已摄下文“离别”、“天涯”之魂。

43、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

44、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

45、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46、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47、这句诗的意思是诗人身处陕西关中长安,远眺到了蜀地的五个渡口。

48、一. 原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  杜甫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49、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5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1、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52、二. 注释⑴少府:官名。

53、之:到、往。

54、蜀州:今四川崇州。

55、⑵城阙(què )辅三秦: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

56、辅,护卫。

57、三秦,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即今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

58、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三秦。

59、这句是倒装句,意思是京师长安三秦作保护。

60、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

61、这里泛指蜀川。

62、辅三秦:一作“俯西秦”。

63、⑶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

64、全句意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啼眼,是说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65、⑷君: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66、⑸同:一作“俱”。

67、宦(huàn)游:出外做官。

68、⑹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

69、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70、⑺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71、比邻:并邻,近邻。

72、⑻无为:无须、不必。

73、歧(qí)路:岔路。

74、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75、⑼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

76、意思是挥泪告别。

77、三. 译文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

78、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79、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

80、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81、“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82、”开头两句分别点出送别的地点和行人的去向。

83、“城阙”,指京城长安,阙是宫门两边的望楼。

84、“三秦”,泛指长安附近。

85、项羽破秦后,把秦国原来的地盘分为雍、塞、翟三国,封秦朝的三个降将为王,称为“三秦”。

86、“城阙辅三秦”,是说京城长安周围有三秦夹辅着。

87、“五津”,是杜少府要去的地方。

88、四川的岷江从灌县到犍为这一段有白华津、万里津等五个渡口,称“五津”。

89、长安是诗人和杜少府分手的地方,城郭宫阙,气象雄伟,历历在目。

90、杜少府离开这里,自然是恋恋不舍。

91、而将去的蜀州呢?千里迢迢,风烟渺渺,极目望去不免产生几分惆怅。

92、这两句通过一近一远两处景物的对照,衬托出行者、送行者双方依依惜别的感情。

93、 三秦:项羽灭秦后,曾把关中地分为雍、塞、翟三个王国,史称三秦。

94、 五津:四川岷江古有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五个著名渡口,合称五津。

95、此则泛指四川。

96、“城阙”即《诗经》“在城阙兮”的城阙。

97、意思是城墙上的高楼,此处指蜀州成都,蜀州作为三秦的辅地,自秦汉已然。

98、“风烟”即风景,唐太宗李世民的《感旧赋》“地不改其城阙,时无异其风烟",此处同意,又”阳春召我以烟景“烟景即风景。

99、”五津“是岷江五个渡口,指蜀州。

100、所以首联的意思是,你去的蜀州是三秦的辅地(赞扬蜀州是个好地方),我在秦中望着你那边的风景。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