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消费网站首页生活消费

旗袍是由哪个少数民族的服饰演变而来的

  • 编辑:
  • 2022-11-15 07:30:56
  • 来源:

大家好,小必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旗袍是由哪个少数民族的服饰演变而来的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旗袍(qipao,cheongsam)传统女性服饰之一,在20世纪上半叶由民国女性参考满族女性传统旗服和西洋文化基础上设计的一种时装,是一种东西方文化揉和具象。

2、在现时部分西方人的眼中,旗袍具有中国的女性服饰文化象征意义。

3、旗袍是民国时期的妇女时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

4、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之为“旗袍”。

5、到了20世纪20年代,受西方服饰影响,经改进之后的旗袍逐渐在广大妇女中流行起来。

6、这种旗袍是汉族人在吸收西洋服装样式后,通过不断汉化改进,才进入千家万户的。

7、旗袍的样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

8、改良后的旗袍在20世纪30年代,几乎成为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

9、清末旗女之袍与民国旗袍的主要差别有三点:1. 旗女之袍宽大平直,不显露形体;民国旗袍开省收腰,表现体态或女性曲线。

10、2. 旗女之袍内着长裤,在开衩处可见绣花的裤脚;民国旗袍内着内裤和丝袜,开衩处露腿。

11、3. 旗女之袍面料以厚重织锦或其他提花织物居多,装饰繁琐;民国旗袍面料较轻薄,印花织物增多,装饰亦较简约。

12、正是这三点差别,使旗袍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传统的袍服变成可与西方裙服相类比的新品种。

13、二十世纪初盛行内穿喇叭型宽大袖子的短袄,外套前后摆及地的无袖长马甲。

14、此后旗袍在边、袖、襟、领等处作了一些改动,增加了装饰,出现繁复的变化。

15、但仍保持旧式旗袍马甲的平直宽大风格,袭用传统的直线裁制方式,显露不出女性的窈窕身段。

16、旗袍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旗袍在长短、宽窄、开衩高低以及袖长袖短、领高领低等方面的改动尺度有所反复。

17、 1929年,受欧美短裙影响,原来长短适中的旗袍开始变短,下摆上缩至膝盖,袖口变短变小。

18、后来又有校服式旗袍,下摆缩至膝盖以上1寸,袖子采用西式。

19、这一改变遭非议,1931年后旗袍又开始变长,下摆下垂。

20、三十年代中期发展到极点,袍底落地遮住双脚,称为“扫地旗袍”。

21、原先能遮住手腕的旗袍袖子缩短至肘部。

22、以后袖长越来越短,缩至肩下两寸,1936年后几乎无袖。

23、旗袍原是我国满洲旗人妇女的服装,并随清朝建立引入中原。

24、起初式样宽大、平直、衣长至足。

25、在绣花红缎的旗袍上,领、襟、袖口的边缘都镶 有宽边。

26、20世纪20年代末期,式样有了改变,衣长缩短到膝下。

27、到了20世纪30年代,旗袍盛行,成为女子最时髦的服装。

28、式样也各异,领有高有低,袖子也时长时短,衣长有下摆至曳地的,也有短过膝的。

29、20世纪40年代的旗袍大都不要袖子,衣长缩短,领子减低,穿起来轻便合体。

30、改革开放后,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方式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旗袍又回到人们的生活之中。

31、现在的旗袍,式样色料愈加丰富多彩。

32、有的也与裙子、马甲等其他服装样式组配或融合,更富有现代气息。

33、话不多说,应该是满足。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