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消费网站首页生活消费

子母手中线是谁写的(子母手中线)

  • 编辑:
  • 2022-12-06 23:35:16
  • 来源:

大家好,小必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子母手中线是谁写的,子母手中线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您好。

2、是慈母手中线。

3、游子吟唐代: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4、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7、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8、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

9、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

10、此诗情感真挚自然,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蕴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11、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

12、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 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

13、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

14、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

15、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16、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

17、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

18、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19、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

20、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21、希望能够帮到您,谢谢,望采纳。

2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23、出自唐代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24、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2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6、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27、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28、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注释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29、吟:诗体名称。

30、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31、临:将要。

32、意恐:担心。

33、归:回来,回家。

34、谁言:一作“难将”。

35、言:说。

36、寸草:小草。

37、这里比喻子女。

38、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39、报得:报答。

40、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41、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42、晖:阳光。

43、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4、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45、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4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