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消费网站首页生活消费

什么是条件反射他是怎样形成的有何实践意义(什么是条件反射)

  • 编辑:
  • 2023-03-02 10:20:04
  • 来源:

大家好,小必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什么是条件反射他是怎样形成的有何实践意义,什么是条件反射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你看过马戏表演吗?参与马戏表演的动物是人们利用条件反射的原理训练出来的。

2、下面一起来做一个训练公鸡辨认红绿灯的实验。

3、实验材料和用具:小公鸡、木箱、高粱(或稻谷、玉米、大米)、红绿灯实验步骤:1.选择一只当年的、体重250克左右、活泼、健康的小公鸡,并给它做一个饲养和实验用的木箱子。

4、2.把鸡放进木箱以后,前两天,让鸡先熟悉环境。

5、每天喂三次,每次都先在茶缸里放上三粒高粱(或稻谷、玉米、大米等鸡爱吃的食物)。

6、鸡吃完这三粒粮食以后,马上把食盘外侧的已经放好食物的食槽旋转到箱内去,让鸡好好吃一顿。

7、这样经过一两天,鸡就熟悉了茶缸、食盘、水碗等的位置了。

8、3.从第三天开始,每次喂食以前,先开亮绿灯,大约10秒钟,在茶缸里再放三粒粮食,鸡吃完以后,马上再把装有食物的食槽旋转到箱内。

9、注意,每次的食量要控制好,不要让鸡吃得太饱,喂八分饱即可,控制食量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一。

10、另外,放入茶缸的食物每次要固定三粒,不要有时多有时少。

11、每次喂食,还要有固定的顺序,先开绿灯,放三粒粮食,最后再转食盘。

12、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你就可以发现,鸡对绿灯已经建立起一种给食的信号联系。

13、只要你一开绿灯,鸡就会马上到茶缸里啄三下,然后再转身到食盘边等食。

14、鸡似乎已经意识到,绿灯一亮,吃完了三粒粮食后,就会有更多的好吃的食物。

15、4.继续喂养4~5天,让鸡牢固地“记住”绿灯的含义。

16、5.接下来的时间,在每次喂食前,先开红灯,鸡也可能先去啄三下茶缸,但是,食盘里是空的。

17、然后关掉红灯,10分钟后再开绿灯,鸡吃茶缸里的三粒粮食,再转动食盘,喂鸡。

18、这样训练许多次以后,鸡似乎“记住”了:红灯亮没有东西吃,绿灯亮了才有吃的。

19、鸡就对红灯产生了抑制反应。

20、只要你开绿灯,鸡就啄茶缸三下;开红灯,鸡就不动。

21、这时候,你就可以把鸡连同木箱一起拿到公共场所去表演了。

22、鸡和其他动物一样,看见东西就会吃;而且食物到了胃里以后,立即引起胃液的分泌。

23、这些都叫做非条件反射,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本能活动。

24、这种本能活动是由于神经系统对食物产生的有规律的一种反应。

25、在训练过程中,加上了红灯和绿灯,成为鸡吃食的附加条件,也就是鸡吃食的条件刺激。

26、这样,本来红绿灯和鸡吃食是毫无关系的两件事,如果把灯的条件刺激和食物的自然刺激多次的同时出现,最后,就会形成由于这个条件刺激而产生的条件反射。

27、使鸡一看见绿灯,就去吃三粒粮食,再去吃许多食物。

28、这个理论就是俄国伟大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创立的条件反射学说。

29、什么是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科普中国·科学百科:条件反射。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