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消费网站首页生活消费

石燕湖(石燕)

  • 编辑:
  • 2023-03-03 13:35:04
  • 来源:

大家好,小必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石燕湖,石燕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宋朝的张师正在他编著的《倦游杂录》中,讲了一个关于石燕的故事:“零陵出石燕,旧传雨过则飞。

2、尝见谢郎中鸣云:自在乡中山寺为学,高崖岩石上有如燕状者,圈以笔识之。

3、石为烈日所暴,忽有骤雨过,所识者往往坠地,盖寒热相激而进,非能飞也。

4、”这里张师正把一位从来不出名的乡村医生谢鸣如何解释石燕不会飞的实地调查研究的过程记下来,他在乡间寺庙里读书研究学问的时候,因为听前人说石燕会飞;要追究这个疑问,于是对石燕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细心观察。

5、他先将岩石上的石燕用笔圈画出来,看它是否真会飞走。

6、然后,像气象台看天气一样,进行观察,后来,他发现石燕由于日晒、风吹、雨打、水冲的风化作用,特别是热胀冷缩的崩裂作用,终于“坠地”,于是得出正确的结论:石燕“非能飞也”。

7、宋朝《本草衍义》中记载的石燕是这样的:“石燕如舰蛤状,色如土,坚重如石,既无羽翼,焉能飞出?其言近妄。

8、”这里书中指出石燕的形状与蚬蛤相似,但不属于蚬蛤。

9、说的很对,按现代生物分类,石燕属腕足动物,而蚬蛤则属瓣锶动物。

10、虽然两者都是具有两个壳瓣的无脊椎动物,而腕足类的两壳瓣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瓣鳃类的两壳瓣大小相等,形状相似。

11、国外直到1853年才认出石燕是海生腕足动物的化石。

12、我国最早记载石燕,始于晋朝的名画家顾恺之(公元4世纪后半期人),他在《启蒙记》中说:“零陵郡有石燕”。

13、后来南北朝的北魏时代,卓越的地理学家郦道元(466~527)在《水经注》中说:“石燕山(在今湖南祁阳)有石绀而状燕,因以名山。

14、其石或大或小,若母子焉”。

15、随后,南北朝时,有个名叫阴铿的人,写过一首咏石的诗,诗句中提到湖南零陵的石燕。

16、现在我们知道湖南零陵的泥盆纪地层中产石燕。

17、唐朝开始把石燕作为药物应用。

18、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将石燕载入《本草纲目》,此后人们开始广泛注意石燕了。

19、特别是许多地方志上都有了记载,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石燕产出于泥盆地层中,其次是志留纪(距今440~400百万年前),少数产在石炭纪、二叠纪(距今350~225百万年前)的地层中,属于腕足动物化石。

20、目前在湖南、湖北、广西、云南、广东、江西、浙江、江苏、山西等省的上述地层中,都有发现。

21、在各地中药铺里都有形态完整的石燕,价格十分便宜。

22、【异名】石燕子、燕子石、燕儿石。

23、【基源】为古生代腕足动物门石燕科动物石燕的化石。

24、【产地】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云南。

25、【性味】咸,凉。

26、【归经】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

27、【功效】清湿热,利小便,退目翳。

28、【主治】淋病,小便不通,带下,尿血,肠风痔漏,眼目障翳。

29、【用法用量】内服:煎汤,羊3~9g,猪6~18g,牛12~36g;或磨汁。

30、外用:水磨点眼。

31、石燕类型:鸣禽 雀形 鸣叫型原产地:亚洲所属科目:雀形目鹟科繁殖方式:红尾水鸲繁殖为其卵生,每窝产卵3-6枚,多为4-5枚。

32、叫声:红尾水鸲鸟叫声尖哨音ziet, ziet,占域时会发出威胁性的kree声,红尾水鸲的鸣声为快捷短促的金属般碰撞声streee-treee-tree-treeeh,一般都是栖于岩上或于飞行时发出,其声音非常的悦耳。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