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消费网站首页生活消费
冻伤怎么办(冻伤)
- 编辑:
- 2023-03-05 11:40:06
- 来源:
大家好,小必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冻伤怎么办,冻伤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冻伤是一种由寒冷所致的末梢部局限性炎症性皮肤病,是一种冬季常见病,以暴露部位出现充血性水肿红斑,遇温高时皮肤瘙痒为特征,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患处皮肤糜烂、溃疡等现象。
2、冻伤可分为局部或全身(冻僵),多因寒冷、潮湿,衣物及鞋带过紧所致,常发生于皮肤及手、足、指、趾、耳、鼻等处。
3、该病病程较长,冬季还会反复发作,不易根治。
4、对于一些女同学而言,不仅影响了双手的美观度,还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5、在治疗方面,虽方法较多,但很少能根治,所以常令人感到棘手。
6、一、冻伤的治疗冻伤分四度:第一度冻伤最轻,亦即常见的“冻疮”,受损在表皮层,受冻部位皮肤红肿充血,自觉热、痒、灼痛,症状在数日后消失,愈后除有表皮脱落外,不留瘢痕;二度冻伤伤及真皮浅层,伤后除红肿外,伴有水泡,泡内可为血性液,深部可出现水肿、剧痛,皮肤感觉迟钝;三度冻伤伤及皮肤全层,出现黑色或紫褐色皮肤,痛感丧失,伤后不易愈合,除遗有瘢痕外,可有长期感觉过敏或疼痛;四度冻伤伤及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头,可出现坏死,感觉丧失,愈后可有瘢痕形成。
7、治疗时首先须脱离寒冷环境,除去潮湿衣物,置身于温水中逐渐复温,对全身严重冻伤必要时可进行人工呼吸,增强心脏功能。
8、对冻疮除复温、按摩外,可用酒精、辣椒水涂擦,效果较好,或用5%樟脑酒精、各种冻疮膏涂抹,有一定疗效。
9、二度冻疮如伴有水泡,可用消毒针穿刺抽出液体,再涂抹冻疮膏。
10、三四度冻伤则须在保暖的条件下抢救治疗。
11、常用药品有外用:冻疮膏、消毒棉垫、纱布、绷带。
12、内服:感冒冲剂、姜糖水、去痛片、安定。
13、二、防冻用水很多人冬天早晚洗脸不敢用冷水,有人没有热水宁愿不洗。
14、其实冬天用热水洗脸舒服倒是舒服,但对健康不利。
15、因为脸上的皮肤毛孔遇热水舒张后,很快又遇冷空气紧缩,如果频繁受这样的刺激,皮肤很容易产生皱纹。
16、而在晨起或午休之后,用冷水浸过的毛巾湿润脸部,可使人顿时产生一种头清眼明的感觉,精神也为之振奋。
17、在洗冷水脸的过程中,冷水的刺激既可改善面部的血液循环,又可改善皮肤组织的营养结构,增强皮肤的弹性,消除或减轻面部皱纹。
18、冷水洗脸的保健作用在于锻炼人的耐寒能力,预防感冒、鼻炎,对神经衰弱的神经性头痛患者也有益处。
19、睡前洗个热水脚,既干净卫生,又解除疲劳,还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20、脚在人体最下部,属于人体末端,在热水的浸泡下,血管扩张,局部的血液流动加快,从而增加了下肢营养的供应。
21、所以冬季坚持用热水洗脚,对冻疮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22、患有失眠症和足部静脉曲张的人,每晚用热水洗脚,能减轻症状,易于入睡。
23、当然,洗脚水也不能太烫,冬季以不超过45℃为宜。
24、三、防冻饮食多吃主食,适当吃点羊肉、鹌鹑和海参。
25、狗肉、牛肉、鸡肉、鹿肉、虾、鸽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及脂肪,产热量多。
26、补充富含钙和铁的食物可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
27、含钙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豆制品、海带、紫菜、贝壳、牡蛎、沙丁鱼、虾等;含铁的食物则主要为动物血、蛋黄、猪肝、黄豆、芝麻、黑木耳和红枣等。
28、含碘的食物可以促进甲状腺素分泌,产生热量。
29、比如海带、紫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等。
30、动物肝脏、胡萝卜可增加抗寒能力。
31、芝麻、葵花子能提供人体耐寒的必要元素。
32、应多吃韭菜、红枣、大葱、绿豆芽。
33、四、运动驱寒冬季坚持锻炼,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中枢神经的体温调节功能,使身体与寒冷的气候环境取得平衡,适应寒冷的刺激,有效地改善肌体抗寒能力。
34、冬日锻炼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活动,运动量应由小到大,不要做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大汗淋漓。
35、对于不爱运动、不能坚持锻炼的人,有一种不受场地限制、随时可做的活动也能使身体暖和。
36、比如搓手,搓手的时间可长可短,只要两只手闲下来的时候就可以做,时间稍长,两只手就会感到暖烘烘的。
37、另外,当气温降到零下10℃时,有些人的耳朵就要长冻疮。
38、预防耳冻疮,除注意耳部保暖外,经常用手把耳朵搓至发热也是很好的办法。
39、现在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几乎没有冻伤病人了,即使有也是冻疮。
40、对冻疮的主要预防措施一是要注意保暖,二是要注意局部血液循环。
41、如果发生了冻疮,不要用热水烫患处,要用温水清洗。
42、可以用红外线等一些物理疗法治疗,也可以用些药物来促进血液循环。
43、低温寒冷侵袭所引起的损伤称冻伤。
44、冻伤可为局部或全身(冻僵,多因寒冷、潮湿、衣物及鞋带过紧所致,常发生于皮肤及手、足、指、趾、耳、鼻等处。
45、冻伤分四度。
46、第一度冻伤最轻,亦既常见的“冻疮”,受损在表皮层,受冻部位皮肤红肿充血,自觉热、痒、灼痛,症状在数日后消失,愈后除表皮胶落外,不留瘢痕。
47、二度冻伤伤及真皮浅层,伤后除红肿外,伴有水泡,泡内可为血性液、深部可出现水肿,剧痛,皮肤感觉迟钝。
48、三度冻伤伤及皮肤全层,出现黑色或紫褐色,痛感觉夹失,伤后不易愈合,除遗有瘢痕外,可有长期感觉过敏或疼痛。
49、四度冻伤伤及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头,可出现坏死,感觉夹失,愈后可有疤痕形成。
50、 2、治疗首先须脱离寒冷环境,除去潮湿衣物,置身于温水中逐渐复温,对全身严重冻伤必要时可行人工呼吸,增强心脏功能,抗休克,补液,对冻疮除复温按摩外,可用酒精辣椒水涂擦,效果较好,或有5%樟脑酒精,各种冻疮膏涂抹,有一定疗效。
51、二度冻疮如有水泡,可用消毒针穿刺抽出液体,再涂抹冻疮膏。
52、三、四度冻伤则须在保暖的条件下抢救治疗。
53、 3、预防冻伤主要是注意保暖,增强抗寒冷力。
54、 冻疮 众所周知,冻疮是人体的暴露部位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生的。
55、在人们的想象中,发生冻疮的高峰,应该出现在冬季的严寒期内,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56、专家指出,手、脚受到冻伤,特别是脚的冻伤病人则多发生在秋末冬初天气还不太冷的时段。
57、故此时被称为全年中第一冻伤高峰期,预防冻疮的最佳时机也是秋末冬初。
58、 对策: 预防冻疮的具体方法是从秋末冬初开始就用冷水浸泡往年常生冻疮的部位,如手和脚。
59、开始每天浸泡半小时,以后浸泡一小时,其次是注意局部保暖,如天气寒冷时外出要早使用口罩、手套、防风耳套、围巾等。
60、鞋子也应穿得暖暖的,但不宜过紧。
61、另外,可适当吃些牛肉、羊肉等温补食品以增强身体的耐寒能力。
62、如果是中医诊断为阳虚内寒的人,可及早内服六味地黄丸之类的中成药物作为预防。
63、 健康提醒 疾病预防:冻疮、皮肤病 饮食调节:冬天是进补养身最佳时节,多喝汤是增强体质的好办法。
64、鸡汤、骨头汤、鱼汤、菜汤能起到增强人体抵抗力和净化血液的作用。
65、 健身运动:加强锻炼,可做扩胸运动、呼吸健身操 低温寒冷侵袭所引起的损伤称冻伤。
66、冻伤可为局部或全身(冻僵),多因寒冷、潮湿,衣物及鞋带过紧所致,常发生于皮肤及手、足、指、趾、耳、鼻等处。
67、冻伤分四度。
68、一度冻伤最轻,亦即常见的“冻疮”,受损在表皮层,受冻部位皮肤红肿充血,自觉热、痒、灼痛,症状在数日后消失,愈后除有表皮脱落外,不留瘢痕。
69、二度冻伤伤及真皮浅层,伤后除红肿外,伴有水泡,泡内可为血性液,深部可出现水肿,剧痛,皮肤感觉迟钝。
70、三度冻伤伤及皮肤全层,出现黑色或紫褐色,痛感觉丧失。
71、伤后不易愈合,除遗有瘢痕外,可有长期感觉过敏或疼痛。
72、四度冻伤伤及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头,可出现坏死,感觉丧失,愈后可有疤痕形成。
73、 治疗时首先须脱离寒冷环境,除去潮湿衣物,置身于温水中逐渐复温,对全身严重冻伤必要时可行人工呼吸,增强心脏功能,抗休克,补液。
74、对冻疮除复温、按摩外,可用酒精、辣椒水涂擦,效果较好,或用5%樟脑酒精、各种冻疮膏涂抹,有一定疗效。
75、二度冻疮如有水泡,可用消毒针穿刺抽出液体,再涂抹冻疮膏。
76、三、四度冻伤则须在保暖的条件下抢救治疗。
77、 预防冻伤主要是注意保暖,增强抗寒能力。
78、 到了冬季很多人容易冻手、脚和耳朵,形成冻疮又疼又痒,有的甚至溃烂感染。
79、生冻疮的原因除了天气冷的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和血液循环有密切的关系。
80、冬季人的活动量少,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减缓,特别是手背、耳朵、脚容易产生瘀血引起局部组织坏死,造成冻疮。
81、 为了预防冻疮的发生,除注意保暖外,最好的办法是经常揉搓按摩手、脚和耳朵,坚持用冷水洗手、洗脸或适当的体育活动,加快血液流动。
82、 在冻疮初期可采用新鲜的辣椒、茄子的根茎各两棵,新鲜橘皮三枚,生姜八片,玫瑰花十五枚。
83、首先将辣椒、茄子的根茎和生姜煎开十五分钟后,放入玫瑰花,橘皮煎八分钟,取汁泡手和脚,每日一次。
84、若已溃烂待伤口愈合后方可使用。
85、 冻疮的预防和治疗 冻疮是冬季最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主要发生在身体的外露部位和离心脏较远的肢体末端,如耳朵、鼻类、手、脚等。
86、 ①身体锻炼法:这是预防冻疮的最佳办法,通过身体锻炼而提高肌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87、 ②御寒准备法:冬季在户外工作时,一定要吃饱、穿暖,做好各种御寒准备。
88、如戴手套、帽子、穿棉鞋。
89、体内衣物要保持干燥。
90、易受冻的耳、脸、手、脚等部位要经常擦些油脂保护皮肤。
91、 ③冷、温水法:为了预防冻疮,平时可用冷水摩擦易冻部位,擦到发红为止,每晚临睡前用温水洗易冻患处。
92、均可增加这些部位的耐寒力。
93、 ④独头蒜法:对每年易发冻疮的部位,在冬季来临前可采用此法。
94、取独头蒜一个,捣烂后放在太阳下面晒热,在易发冻疮部位反复轻轻磨擦至局部出现一个小泡,然后用消毒针把水泡挑破。
95、此法可使局部气血畅通,以减少冻疮的发生。
96、 ⑤生萝卜法;取萝卜或青萝卜切成大块(片),放在火上烤热后轻擦易患冻疮部位,冷后再烤热再擦至萝卜水分完为止。
97、此法可预防冻疮也可治疗冻疮。
98、 ⑥生姜(片)法:用生姜片轻擦冻疮处,待有发热时止,或用鲜生姜一块,在炉旁煨热后切成片,涂擦患处。
99、或将生姜50克捣烂后,放入白酒一两浸泡,搅匀后外涂患处,一日三次。
100、 ⑦食醋疗法:取适量食醋在火上加热,然后取消毒纱布一块蘸醋外敷患处。
101、容易冻疮多因运动不足、局部潮湿、局部皮肤受压、气温寒暖突变、肥胖及营养不良等引起,几个简单的方法就可以防止冻疮的发生了:冬天长冻疮怎么办?冬季注意防寒保暖:要把身体所有敏感部位都包裹好,冻疮部位可以抹点皲 乐 霜来修复冻疮,还可以保护皮肤。
102、经常摩擦双手:特别是以前长过冻疮的地方,或在冷水及温水中交替浸泡。
103、偶尔使用冷水:偶尔用冷水洗手、洗脸、洗脚等,可提高抗寒能力。
104、选用热性食物:如羊肉、狗肉、鹿肉、胡椒、生姜、肉桂、辣椒、巧克力、酒等。
105、加强体育锻炼:体育活动可加速气血运行,改善微循环,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
106、穿衣宽松:穿宽松舒适的衣服,如果脚上有冻疮,穿渗汗能力较强的鞋垫以保持干燥,避免局部受压。
107、避免吸烟:吸烟可以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影响微循环。
108、避免长时间受寒:如骑车外出,回家后马上用温水浸泡受冻较重部位,或用按摩的方法加强局部的摩擦及运动。
109、将老樟树的新鲜树叶和枝条洗净,晾干后一起捣烂,再放到锅里加少量的清水熬煮成较浓的樟树汁,将浓汁放到温热后,就用来泡脚,大概浸泡十至二十分钟即可。
110、每天用热水泡手,泡完后涂上冻疮膏,睡前也一样,不过要戴上手套或者等冻疮膏干了再睡。
111、尽量不要再碰水了,特别是凉水,否则会好的很慢的。
112、祝你早日康复。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