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消费网站首页生活消费
肝胆湿热(肝胆湿热)
- 编辑:
- 2023-03-06 00:00:12
- 来源:
大家好,小必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肝胆湿热,肝胆湿热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何谓肝胆湿热主证:胁肋满闷,口苦纳呆,呕恶腹胀,大便不调,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或身目发黄,或寒热往来,或阴囊湿疹,或睾丸肿胀热痛,或带下黄臭,外阴搔痒等。
2、 辩证:多为感受湿热之邪;或嗜酒肥甘,化生湿热;或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湿郁化热,湿热蕴结肝胆所致。
3、 湿热相蒸,蕴于肝胆,肝胆疏泄失常,故胁肋满闷,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胆气上溢则口苦;湿热郁阻,脾胃升降失司,故纳呆呕恶腹胀,大便不调;湿热薰蒸肝胆,胆液外泻而发黄疸,邪居少阳,故见寒热往来;湿热下注,故尿短赤,阴囊湿疹,睾丸肿胀热痛,妇女则带下黄臭,外阴搔痒。
4、 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少喝酒,少抽烟,早睡,不要熬夜现在去看中医很多医生会说你是肝胆湿热,那肝胆湿热到底是什么呢?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应该怎样治疗呢? 肝胆湿热指湿热之邪蕴结肝胆的病证。
5、多由外感湿热之邪,或湿邪内生,郁久化热所致,嗜酒肥甘,化生湿热;或脾胃运化失常 湿浊内生,湿郁化热。
6、 湿热蕴结肝胆所致主要临床表现:胁助灼痛胀痛,或胁下有痞块按之疼痛,目黄,小便黄,身黄肝胆湿热以湿热内蕴,肝胆功能异常为特征。
7、 肝胆湿热中医治疗方法 治法:利湿清热,清肝利胆 肝胆湿热治疗前的注意事项:少做过量的运动,少饮食刺激性的食物,保持生活规律,情绪稳定。
8、 鸡骨草胶囊功能主治:疏肝利胆,清热解毒,用于急、慢性肝炎和胆囊炎属肝胆湿热证者。
9、什么是肝胆湿热?鉴别诊断脾胃湿热与的共同点1病因相同:脾胃湿热与多由感受湿热之邪,或偏嗜肥甘厚腻,酿湿生热所致。
10、2都有纳呆,呕恶,腹胀等脾胃症状。
11、3二者可有黄疸的症状。
12、黄疸是由湿热熏蒸,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肌肤所致。
13、二证如出现黄疸,皆为阳黄。
14、4、望舌苔均为舌红苔黄腻湿热之象。
15、二者的不同可从以下方面来考虑:1湿热偏重不同。
16、虽然脾胃湿热与之病因均为湿热,但湿热偏重不同。
17、脾胃湿热湿重于热,湿的表现如肢体困重,纳呆,腹胀,大便溏泻表现明显。
18、热的表现相对较轻。
19、热重于湿。
20、热的表现如身热,口干,口苦,大便干结。
21、小便短赤的表现明显,而湿的表现相对较轻。
22、2脾胃湿热与都有脾胃功能失调的症状,如腹胀,纳呆,呕恶。
23、产生上述症状是因为肝气横逆犯胃。
24、脾胃受病,运化失健则腹胀,纳呆,呕恶。
25、故脾胃症状相对较轻。
26、而脾胃湿热是因湿热之邪蕴结脾胃,受纳运化失职,升降失常,致腹胀,纳呆,呕恶。
27、故脾胃症状相对明显。
28、多兼有脾胃症状。
29、而脾胃湿热则不兼胁痛,口苦等肝胆症状。
30、3因湿热郁结肝胆,疏泄失职,肝气郁滞,不通则痛,故胁肋部胀痛不适,而脾胃湿热为脘闷腹痛症状,无胁肋胀痛的症状。
31、且有湿热下注的症状,如阴囊湿疹,潮湿,睾丸肿胀,坠痛。
32、或带下黄臭,外阴瘙痒等症状。
33、脾胃湿热则无这些湿热下注的症状。
34、4从治疗脾胃湿热与的疗程来看,脾胃湿热的疗程较长。
35、愈后较少复发。
36、虽疗程较短,但屡有发作。
37、因脾胃湿热湿大于热,湿邪致病的特点是病程较长,故缠绵难愈。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