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宝藏问答网站首页宝藏问答

悯农二首全诗

  • 编辑:房炎雄
  • 2025-09-13 11:45:10
  • 来源:网易

悯农二首全诗】《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这两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农民劳作的艰辛与粮食的来之不易,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浪费行为的批判。以下是对《悯农二首》的总结及内容分析。

一、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之一,其诗风朴实,关注社会现实,尤以反映民生疾苦的作品著称。《悯农二首》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流传广泛,影响深远。

二、原文内容

第一首: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第二首: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三、

项目 内容
作者 李绅
诗题 悯农二首
创作年代 唐代
主题 反映农民劳作的艰辛,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第一首内容 描述农民在烈日下耕作,汗水滴入泥土,提醒人们珍惜粮食
第二首内容 讲述农民春种秋收的辛勤,但最终仍可能饿死,揭示社会不公
艺术特色 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对比鲜明,寓意深刻
现实意义 提醒人们尊重劳动成果,反对浪费,关注社会公平

四、诗歌赏析

《悯农二首》虽然篇幅短小,但立意深远,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第一首通过“锄禾”“汗滴”等细节描写,生动展现了农民在酷暑中劳作的场景,让读者感受到粮食的珍贵;第二首则以“春种”“秋收”为线索,揭示了农民虽勤劳却依然贫困的社会现象,反映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这两首诗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在思想上给予后人深刻的启示。它不仅是对劳动人民的赞美,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体现了诗人对底层民众的深切关怀。

五、结语

《悯农二首》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它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在当今社会,面对资源浪费和消费主义盛行的现象,这首诗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珍惜每一粒粮食,尊重每一位劳动者。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