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宝藏问答网站首页宝藏问答
十五从军征原文和翻译内容
- 编辑:高可娥
- 2025-10-01 01:16:56
- 来源:网易
【十五从军征原文和翻译内容】《十五从军征》是汉代乐府诗中的一篇,出自《乐府诗集》,讲述了一个人年仅十五岁就被征召入伍,多年征战后归来,却发现家中已物是人非的故事。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反映了战争对普通百姓生活的深刻影响。
一、
《十五从军征》通过一个老兵的视角,描绘了战乱年代人民的苦难与无奈。诗歌以简练的语言刻画了一个少年被征召入伍,历经多年征战,最终归来却面对家园破败、亲人离散的凄凉景象。全诗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体现了古代社会对战争的反思。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 十五岁就参军出征,八十岁才得以回家。 |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 在路上遇到同乡人,问:“家里还有谁?” |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 (同乡人)远远望去是你的家,坟墓层层叠叠。 |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 兔子从狗洞进去,野鸡从房梁飞出来。 |
中庭生杂树,井上生青苔。 | 庭院里长满了杂草,井边长满青苔。 |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 粥饭一会儿就做好了,却不知道给谁吃。 |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 走出门向东望,眼泪沾湿了我的衣裳。 |
三、作品赏析
《十五从军征》虽短小精悍,但情感浓烈,结构紧凑。诗中通过对“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等细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荒凉、孤寂的氛围,表现出战乱后的惨状。而“不知饴阿谁”一句,则道出了老兵心中无尽的悲凉与孤独。
该诗不仅展现了战争对个人命运的摧残,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是一篇极具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的作品。
如需进一步分析或拓展阅读,可参考《乐府诗集》或相关文学评论资料。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