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宝藏问答网站首页宝藏问答
辛弃疾的简单介绍
- 编辑:邱阅烟
- 2025-10-19 15:38:41
- 来源:网易
【辛弃疾的简单介绍】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军事家、政治家。他不仅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人物之一,还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将领。他的作品以豪迈奔放、情感真挚著称,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一、生平简介
| 项目 | 内容 |
| 出生年份 | 1140年 |
| 去世年份 | 1207年 |
| 字 | 幼安 |
| 号 | 稼轩 |
| 籍贯 | 山东济南(今属山东) |
| 所处朝代 | 南宋 |
| 职业 | 词人、军事家、政治家 |
二、主要成就
辛弃疾一生仕途坎坷,虽有报国之志,却屡遭排挤,未能实现其军事抱负。然而,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极高,尤其在词作方面,被誉为“词中之龙”。他的词风豪放,内容多涉及爱国情怀、壮志未酬、人生感慨等主题。
| 成就类别 | 具体内容 |
| 文学贡献 | 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词作,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等 |
| 词风特点 | 豪放激昂,情感深沉,富有英雄气概 |
| 政治生涯 | 曾参与抗金斗争,但因主战派失势,长期被贬 |
| 历史评价 | 后世尊其为“南宋词坛第一人”,与苏轼并称“苏辛” |
三、代表作品
| 作品名称 | 类型 | 主题 |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词 | 抒发壮志未酬、渴望杀敌报国之情 |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 词 | 表达对国事的忧思和怀才不遇的感慨 |
| 《青玉案·元夕》 | 词 | 描写元宵节的热闹景象,也暗含对现实的不满 |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词 | 怀念历史英雄,表达对国家兴亡的思考 |
四、历史影响
辛弃疾不仅在文学上留下了深刻印记,也在后世产生了广泛影响。他的词作被历代文人所推崇,成为豪放派词风的典范。同时,他作为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士大夫形象,也激励了无数后来者。
| 影响方面 | 内容 |
| 文学影响 | 对后世词人影响深远,尤其在豪放派中占据重要地位 |
| 思想影响 | 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了民族士气 |
| 人格魅力 | 以其忠诚、刚毅、不屈的精神赢得了后人敬仰 |
五、总结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极具才华与理想的杰出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矛盾与挣扎,既有军事才能,又饱受政治挫折;既才华横溢,又怀才不遇。然而,正是这种复杂的人生经历,使得他的词作更加真实动人,也让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