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宝藏问答网站首页宝藏问答

月夜忆舍弟原诗理解

  • 编辑:葛翠伦
  • 2025-10-30 05:13:23
  • 来源:网易

月夜忆舍弟原诗理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五言律诗。全诗通过描绘秋夜月光下的孤寂情景,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兄弟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中语言简练,情感细腻,展现了杜甫在战乱年代对亲情的珍视与牵挂。

一、诗歌原文

> 《月夜忆舍弟》

> 杜甫

>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二、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杜甫因战乱与弟弟失散,夜晚独坐,望月思亲,内心充满忧伤。诗中通过“戍鼓”、“断人行”、“一雁声”等意象,渲染出边塞的萧瑟与孤独;而“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后两句直抒胸臆,道出了亲人离散、书信难通的现实困境,以及战乱带来的深重苦难。

三、关键句解析

句子 解析
戍鼓断人行 战鼓声中,道路断绝,行人稀少,暗示战乱带来的混乱与不安。
边秋一雁声 秋天的边塞,只有一声孤雁的鸣叫,渲染出凄凉与寂寞的氛围。
露从今夜白 今夜露水变白,表示白露节气已至,时间流逝,更添思乡之情。
月是故乡明 虽然月亮一样明亮,但只有故乡的月亮最让人怀念,表达强烈的思乡情绪。
有弟皆分散 弟弟们都四散逃亡,无法团聚,表现战乱对家庭的破坏。
无家问死生 家园破碎,无法得知亲人的生死,令人痛心。
寄书长不达 写信寄不出去,音讯不通,进一步加深了无奈与悲伤。
况乃未休兵 更何况战乱还未停止,未来更加不确定,强化了悲剧感。

四、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中自然景物(如月、露、雁)与情感紧密结合,营造出浓厚的抒情氛围。

- 语言凝练:全诗仅20字,却层层递进,情感丰富,体现了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风格。

- 情感真挚:通过对弟弟的思念,反映出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的苦难,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

五、总结

《月夜忆舍弟》不仅是一首思亲之作,更是杜甫对时代动荡的深刻反映。诗中流露出的孤独、忧思与无奈,让读者感受到一位诗人对家庭、对国家的深切关注。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