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常识问答网站首页常识问答

三月不知肉味用来形容什么

  • 编辑:云岩娅
  • 2025-09-27 05:22:07
  • 来源:网易

三月不知肉味用来形容什么】“三月不知肉味”是一个源自《论语》的成语,原句为:“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后,竟然三个月吃不出肉的味道,感叹音乐之美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某种美好的事物或艺术产生了极度的沉迷和欣赏,以至于忘记了日常生活的琐事,甚至对原本熟悉的感官体验(如饮食)都失去了兴趣。

“三月不知肉味”最早出自《论语·述而》,是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后发出的感慨。它原本描述的是对音乐的极致欣赏,后来引申为对某件事物的高度投入与沉迷。现在多用于形容人对艺术、文学、音乐等美好事物的极度喜爱和专注,甚至到了忘我的境界。

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成语出处 《论语·述而》
原文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字面意思 听了《韶》乐后,三个月吃不出肉的味道
引申含义 对某种美好事物极度沉迷、专注,达到忘我的境界
使用场景 描述对艺术、音乐、文学等的极致欣赏
现代用法 形容人对某项爱好或事业投入极高,甚至忽略生活细节
情感色彩 正面,带有赞美意味

通过这一成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人对艺术的敬畏之心,也能体会到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审美体验。在现代生活中,“三月不知肉味”虽然不再常见,但其背后所蕴含的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热爱,依然值得我们深思与学习。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