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常识问答网站首页常识问答
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各是什么意思
- 编辑:易毅香
- 2025-10-17 01:03:29
- 来源:网易
【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各是什么意思】“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两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不同的艺术风格或文化层次。它们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艺术、文化的审美差异。
一、总结说明
项目 | 下里巴人 | 阳春白雪 |
出处 | 战国时期楚国宋玉《对楚王问》 | 战国时期楚国宋玉《对楚王问》 |
含义 | 原指民间通俗的歌曲,后引申为通俗易懂的艺术形式 | 原指高雅难懂的歌曲,后引申为高雅深奥的艺术形式 |
文化层次 | 大众化、通俗化 | 精英化、高雅化 |
现代用法 | 形容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 | 形容高雅、难以理解的艺术作品 |
示例 | 民间小调、流行歌曲 | 古典诗词、交响乐 |
二、详细解释
1. 下里巴人
“下里巴人”出自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宋玉的《对楚王问》。原文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藩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下里巴人,国中之鄙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曲调越高雅,能和的人就越少。就像凤凰在高空飞翔,而普通的麻雀只能在低处飞。同样,“下里巴人”原本是指楚国民间流行的通俗歌曲,后来被用来比喻通俗、大众化的艺术形式。
在现代语境中,“下里巴人”多用于形容那些贴近生活、容易被大众接受的艺术作品,如民歌、流行音乐等。
2. 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同样出自《对楚王问》,原意是高雅难懂的曲子。文中提到:“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意思是曲调越高,能欣赏的人越少。因此,“阳春白雪”最初指的是高雅、复杂、不易理解的音乐或文学作品。
“阳春”象征春天的温暖和生机,“白雪”则代表纯洁和高远,合起来寓意高雅脱俗的艺术境界。如今,“阳春白雪”常用来形容高雅、精致、富有艺术性的作品,如古典诗词、古琴曲、书法等。
三、两者对比
对比点 | 下里巴人 | 阳春白雪 |
起源 | 民间歌曲 | 高雅音乐 |
语言风格 | 通俗易懂 | 精炼含蓄 |
接受群体 | 广大群众 | 少数精英 |
艺术价值 | 亲民、接地气 | 高雅、深奥 |
现代应用 | 流行文化、大众艺术 | 文艺创作、经典艺术 |
四、结语
“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不仅是两种艺术风格的代表,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艺术层次的区分。前者强调大众化、普及性,后者则追求高雅、精神性。在当代社会,两者并不对立,而是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态。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