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日常问答网站首页日常问答

荀子天论原文及翻译分别是什么荀子天论原文及翻译

  • 编辑:曲琪家
  • 2025-10-21 13:44:42
  • 来源:网易

荀子天论原文及翻译分别是什么荀子天论原文及翻译】一、总结

《天论》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家荀子的重要哲学篇章之一,收录于《荀子》一书中。该篇主要探讨了“天”与“人”的关系,强调“明于天人之分”,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治理社会和改善生活的目的。

本文将对《天论》的原文进行摘录,并提供简要翻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核心思想。

二、《天论》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的运行有其固定的规律,不会因为尧的贤明而存在,也不会因为桀的暴虐而消失。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如果顺应自然规律来治理国家就会吉祥,如果违背自然规律就会带来灾祸。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增强农业基础并节约用度,自然就不会贫穷;生活富足且行动合时,自然就不会生病。
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遵循正道而不偏离,自然就不会带来灾祸。
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所以,明白了天与人的区别,就可以称为至人了。
不知其可也,安能治人? 不知道天的规律,怎么能治理人民呢?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天有固定的规律,地有固定的法则,君子也有固定的德行。
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 这就叫做不与天争夺职责。

三、结语

荀子在《天论》中提出“天人相分”的观点,认为天与人各有其职责,人应顺应自然规律,而非盲目崇拜或对抗自然。这一思想不仅体现了荀子的唯物主义倾向,也为后世的哲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通过上述原文与翻译的对照,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把握荀子关于“天”的哲学思考及其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