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学识问答网站首页学识问答
一鸣惊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总结
- 编辑:祝苇茗
- 2025-10-23 17:07:24
- 来源:网易
【一鸣惊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总结】“一鸣惊人”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源自《史记·滑稽列传》中的故事,用来形容平时不显山露水的人,在关键时刻一举成名。本文将对这一典故进行原文翻译、注释以及,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呈现。
一、原文出处
《史记·滑稽列传》节选:
> “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于大臣。……淳于髡曰:‘臣见其所举,多贤人,而所用者,皆非贤也。’王曰:‘子何以知之?’髡曰:‘今有大鸟,止于堂上,三年不飞不鸣,王知其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二、翻译
译文:
齐威王在位时,喜欢隐语(即含蓄的语言),常常沉迷于夜宴和享乐,不理朝政,把国家大事交给大臣处理。……淳于髡说:“我看到您所提拔的人中,有很多是贤能之人,但您所任用的却都不是贤人。”齐威王问:“你怎么知道的?”淳于髡说:“现在有一只大鸟停在殿堂之上,三年不飞也不叫,大王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齐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就罢了,一飞就能冲上天空;不叫就罢了,一叫就能震惊众人。”
三、注释
| 词语 | 注释 |
| 隐 | 指隐语,即用比喻或暗示的方式表达意思 |
| 淫乐 | 沉溺于享乐 |
| 委政 | 把政权交给别人 |
| 淳于髡 | 齐国的辩士,善于用隐语进谏 |
| 大鸟 | 比喻齐威王自己 |
| 一飞冲天 | 比喻突然有所作为 |
| 一鸣惊人 | 比喻平时不显露才华,一旦表现出来就令人惊讶 |
四、
“一鸣惊人”这个成语源于齐威王时期的故事,通过淳于髡的隐语进谏,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人即使平时默默无闻,也可能在关键时刻展现出非凡的能力与价值。它鼓励人们不要轻视那些看似平凡的人,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有耐心和准备,等待时机成熟时一展身手。
五、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来源 | 《史记·滑稽列传》 |
| 出处人物 | 齐威王、淳于髡 |
| 故事背景 | 齐威王沉迷享乐,不理朝政 |
| 比喻意义 | 平时不显山露水,关键时刻一鸣惊人 |
| 翻译要点 | 用“大鸟”比喻齐威王,寓意潜力与爆发力 |
| 文化影响 | 成语广泛用于形容人低调但能力出众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鸣惊人”不仅是历史典故,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才能往往需要时间的沉淀,而成功往往在不经意间到来。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