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优选问答网站首页优选问答

抛砖引玉的典故

  • 编辑:柏兰枫
  • 2025-09-17 13:00:51
  • 来源:网易

抛砖引玉的典故】“抛砖引玉”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源自古代文人之间的互动方式。这个成语原本带有谦虚和智慧的意味,常用于表示自己先提出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以引出他人更精辟的见解或作品。

一、典故来源

“抛砖引玉”最早见于唐代诗人赵嘏的《长安秋望》诗中:“高楼晓看晴云色,犹是春阴未尽时。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但真正作为成语广泛流传,则与唐代文学家、书法家柳公权有关。

据传,在一次文人雅集中,柳公权为了表达自己对某位年轻才子作品的欣赏,故意在文章开头写了一段不太精彩的内容,然后说:“这是我抛出的一块砖,希望引来一块玉。”意思是自己先提出一个粗糙的观点,目的是引出对方更精妙的见解。

后来,“抛砖引玉”便成为一种谦逊、开放交流的象征,常用于鼓励他人发表高见。

二、成语释义

项目 内容
成语 抛砖引玉
拼音 pāo zhuān yǐn yù
出处 源自唐代文人之间的互动,后广泛流传
本义 自己先提出不成熟的意见,以引出他人的高见
引申义 谦虚、开放、鼓励交流的表达方式
使用场景 文学创作、学术讨论、会议发言等场合

三、使用示例

1. 文学创作中:

“我这篇小说的初稿可能不够成熟,算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正。”

2. 会议发言中:

“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可能比较浅显,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能补充更多观点。”

3. 教学互动中:

“同学们可以先分享自己的想法,老师这里只是抛砖引玉,为大家提供参考。”

四、总结

“抛砖引玉”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体现。它强调了谦虚、开放和合作的重要性,体现了古人智慧中的包容与尊重。在现代生活中,这一成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交流中应保持谦逊,乐于倾听他人意见,共同进步。

通过了解“抛砖引玉”的典故和用法,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掌握这句成语的含义,也能在日常交流中更加得体地运用它,提升沟通的质量与深度。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