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优选问答网站首页优选问答

挑拨造句三年级

  • 编辑:徐玲婷
  • 2025-10-09 11:07:12
  • 来源:网易

挑拨造句三年级】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挑拨”是一个常见的词语,尤其在三年级的语文课本中经常出现。学生需要理解“挑拨”的意思,并能正确使用它进行造句。以下是对“挑拨”一词的总结和相关例句的整理。

一、词语解释

挑拨:指故意引起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或争端,使双方产生误会或冲突。这个词语通常带有负面含义,常用于描述有人在背后煽动、挑起事端的行为。

近义词:挑动、煽动、离间

反义词:调解、调和、缓和

二、常见用法

用法 说明
动词 “挑拨”常作动词使用,表示某人主动去引发矛盾。
被动语态 如:“他被别人挑拨了。” 表示被动地受到挑拨。
用于人际关系 多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因误会而产生的矛盾。

三、造句示例(适合三年级)

句子 说明
小明看到小红和小刚吵架,就故意挑拨他们,让他们更生气。 描述一个人故意制造矛盾。
老师批评了那个挑拨是非的同学。 强调“挑拨”是不好的行为。
他总是喜欢挑拨同学之间的关系。 表达对某人行为的不满。
爸爸说不要随便挑拨别人,要讲道理。 教育孩子要和睦相处。
妹妹被别人挑拨,以为我不喜欢她。 表示误解和矛盾的产生。

四、学习建议

1. 理解词义:让学生先明确“挑拨”的含义,避免误用。

2. 结合生活实际: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理解“挑拨”带来的影响。

3. 多练习造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或想象,写出简单的“挑拨”句子。

4. 注意语气:提醒学生“挑拨”是一个贬义词,不能随意使用。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三年级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挑拨”这个词的用法,并在写作和口语中正确运用。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