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优选问答网站首页优选问答
役字简单介绍
- 编辑:郑蓝启
- 2025-10-24 16:19:14
- 来源:网易
【役字简单介绍】“役”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具有多义性,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它在古代汉语中常与“劳役”、“服役”等概念相关,现代汉语中也广泛使用,表示工作、任务或被使唤的状态。以下是对“役”字的简要介绍。
一、
“役”字在汉语中主要表示“劳作、服务、差遣”等含义。它可以作为名词,指代某种劳动或任务;也可以作为动词,表示使某人从事某种工作。在古代,“役”常用于描述官府征调百姓进行的体力劳动,如修筑城墙、开挖运河等。现代汉语中,“役”字常见于“兵役”、“劳役”、“役使”等词汇中,表达对人的支配或强制性工作。
此外,“役”字还出现在一些成语和固定搭配中,如“役夫”、“役吏”,用以指代从事劳役的人或官员。整体而言,“役”字承载了历史与社会结构的某些特征,是理解古代社会运作的重要符号之一。
二、表格形式展示
| 字形 | 役 |
| 拼音 | yì |
| 部首 | 彐(旧部首为“彐”) |
| 笔画 | 7画 |
| 结构 | 左右结构 |
| 基本释义 | 1. 劳作、服劳役 2. 被使唤、被驱使 3. 服役、兵役 4. 古代对劳工的统称 |
| 常见词组 | 兵役、劳役、役夫、役使、役吏 |
| 成语 | 无役不从、役夫之劳 |
| 文言用法 | “役”常用于表示官府征调百姓劳作,如《左传》中的“役其民” |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中,如“履行职责”、“承担义务”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役”字虽然字形简单,但内涵丰富,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劳动与权力的关系。在现代汉语中,尽管使用频率不高,但在特定语境下仍具有重要的表达功能。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