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严选问答网站首页严选问答

迎燕的原文和赏析

  • 编辑:熊世邦
  • 2025-10-25 15:39:17
  • 来源:网易

迎燕的原文和赏析】《迎燕》是唐代诗人葛天民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通过描绘春日燕子归来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与生活宁静的向往。诗歌语言简洁,意境清新,体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对生活的热爱。

一、原文

> 迎燕

> 不知何处燕,

> 飞入画堂前。

> 无言语花柳,

> 有意待君还。

二、

这首诗以燕子为线索,描绘了春日里燕子飞入庭院的情景。诗人通过对燕子行为的描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无言语花柳”一句,既写出了燕子的无声飞翔,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默契与情感联系。

三、表格形式展示

项目 内容
诗名 迎燕
作者 葛天民(唐代)
体裁 五言绝句
朝代 唐代
主题 春日燕归,思亲怀远
诗句 不知何处燕,飞入画堂前。无言语花柳,有意待君还。
意象 燕子、画堂、花柳
情感 思念、期待、宁静
艺术特色 简洁含蓄,情景交融,借物抒情

四、赏析要点

1. 意象选择:诗中选用“燕子”作为核心意象,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复苏,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牵挂。

2. 结构紧凑:四句诗层层递进,由“不知何处燕”引出燕子飞入庭院的场景,再转至“无言语花柳”,最后点明“有意待君还”,情感层层深入。

3. 语言简练:全诗仅二十字,却营造出浓厚的诗意氛围,体现了唐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

4. 情感真挚:诗人虽未直述思乡之情,但通过燕子的“有意待君还”传达出一种深切的期待与温情。

五、结语

《迎燕》虽短小精悍,却蕴含丰富的情感与哲理。它不仅是一首描写春景的诗,更是一首表达思念与期待的佳作。在阅读中,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间温情的珍视。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