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知识问答网站首页知识问答

守岁起源于哪个朝代

  • 编辑:应聪友
  • 2025-10-04 02:32:47
  • 来源:网易

守岁起源于哪个朝代】“守岁”是中国传统年俗之一,指的是在除夕夜不睡觉,守到新年到来,寓意辞旧迎新、祈求来年平安。那么,“守岁”这一习俗究竟起源于哪个朝代呢?以下将从历史背景和文献记载两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守岁”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其起源可以追溯至古代,但最早明确记载“守岁”一词的文献出现在东汉时期。《后汉书·礼仪志》中提到:“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虽然此段未直接提及“守岁”,但可以看出古人已有在新年期间保持警觉、驱邪避祸的习俗。

到了南北朝时期,守岁的习俗逐渐形成并被广泛接受。《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守岁,谓除夕之夜,合家团聚,通宵不眠。”这说明此时“守岁”已经作为一项固定的传统活动存在。

此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融合,“守岁”习俗逐渐普及,成为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以后,守岁不仅限于家庭内部,还融入了更多的娱乐元素,如饮酒、猜谜、看戏等。

综上所述,虽然“守岁”的雏形可能更早,但正式有文献记载的“守岁”起源于东汉,盛行于南北朝。

二、表格总结

时期 文献记载 内容简述 是否为“守岁”起源依据
东汉 《后汉书·礼仪志》 提及除夕夜驱邪避祸的习俗 否(无“守岁”一词)
南北朝 《荆楚岁时记》 明确提到“守岁”:除夕夜通宵不眠 是(首次出现“守岁”)
唐代 多部诗文记载 守岁逐渐融入更多娱乐元素 否(延续而非起源)
宋代 《东京梦华录》 守岁成为春节重要习俗 否(延续而非起源)

三、结语

“守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与对过去的告别。尽管其确切起源尚有争议,但从文献来看,“守岁”一词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因此可以认为,守岁起源于南北朝时期。这一习俗历经千年,至今仍在中国乃至海外华人社区中广泛流传。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