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甄选问答网站首页甄选问答
深藏身与名最早是哪位诗人
- 编辑:胥星淑
- 2025-09-28 20:36:55
- 来源:网易
【深藏身与名最早是哪位诗人】“深藏身与名”这一表达,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不追求名利、隐居避世的生活态度。这句话最早出自哪位诗人之口?它在古代文学中具有怎样的意义?本文将对此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相关信息。
一、
“深藏身与名”最早出现在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中。李白在其《侠客行》一诗中写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句诗表达了侠客行侠仗义后,不留姓名、不求回报的高洁品格。
虽然“深藏身与名”并非李白首创,但他在诗歌中的使用使其广为流传,并成为后人引用的经典语句。此后,许多文人墨客在描写隐士、侠客或高洁之士时,都会借用这一表达。
从文学角度来看,“深藏身与名”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中“淡泊名利”的价值观。
二、相关资料表格
项目 | 内容 |
句子出处 | 唐代诗人李白《侠客行》 |
原句 |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
作者 |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 |
诗句背景 | 描写侠客行侠仗义、不求回报的精神品质 |
文化意义 | 表达隐逸、高洁、淡泊名利的人格追求 |
后世影响 | 成为后世文人描写隐士、侠客、高士的经典语句 |
其他引用 | 如宋代苏轼、明代汤显祖等均曾化用此句表达类似意境 |
三、结语
“深藏身与名”虽非李白首创,但因其在《侠客行》中的精彩运用而被广泛传颂。它不仅是对侠客精神的赞美,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无为而治”、“淡泊明志”思想的一种体现。通过了解其来源与演变,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