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甄选问答网站首页甄选问答

十二时辰对照表读音

  • 编辑:公羊贞媛
  • 2025-09-30 23:15:04
  • 来源:网易

十二时辰对照表读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二时辰”是古代用来划分一天时间的系统,每个时辰对应现代的两个小时。了解并掌握“十二时辰”的名称及其正确读音,不仅有助于理解古籍、诗词,还能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知。

以下是对“十二时辰”的总结及对应的读音表格,帮助读者更清晰地认识这一古老的时间体系。

一、十二时辰简介

“十二时辰”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可追溯至周代,用于记录时间、安排农事和生活。它以地支为名,分别对应不同的时间段,并与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文化元素密切相关。在现代生活中,虽然我们更多使用24小时制,但“十二时辰”仍常出现在文学作品、节气、民俗活动等场景中。

二、十二时辰对照表(含读音)

时辰名称 对应时间 读音 备注
子时 23:00-1:00 zǐ shí 阴阳交替之际,夜最深
丑时 1:00-3:00 chǒu shí 阴气渐退,阳气初生
寅时 3:00-5:00 yín shí 天将明,晨光初现
卯时 5:00-7:00 mǎo shí 日出之时,万物苏醒
辰时 7:00-9:00 chén shí 晨光充足,适合劳作
巳时 9:00-11:00 sì shí 阳气最盛,宜静不宜动
午时 11:00-13:00 wǔ shí 正午,阳光最烈
未时 13:00-15:00 wèi shí 阳气渐弱,阴气初生
申时 15:00-17:00 shēn shí 黄昏前,日影西斜
酉时 17:00-19:00 yǒu shí 夕阳西下,黄昏时刻
戌时 19:00-21:00 xū shí 夜幕降临,人归家
亥时 21:00-23:00 hài shí 一夜将尽,准备入眠

三、小结

“十二时辰”不仅是古代时间的划分方式,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其名称和读音,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增添一份文化底蕴。无论是用于教学、写作,还是个人兴趣,掌握这些知识都将带来更多的乐趣和启发。

希望本文能帮助您更深入地了解“十二时辰”,并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