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甄选问答网站首页甄选问答
吴下阿蒙释义
- 编辑:万春娥
- 2025-10-15 15:26:25
- 来源:网易
【吴下阿蒙释义】“吴下阿蒙”是一个源自《三国志》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学识浅薄、见识短浅,后来也用于形容人经过学习或成长后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个成语背后有着一段历史典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吴下阿蒙 |
拼音 | wú xià ā mēng |
出处 |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
释义 | 原指东吴名将吕蒙,因年少时读书不多,被人称为“吴下阿蒙”。后比喻人学识浅薄,缺乏修养。也用于形容人通过努力学习,变得有才学、有见识。 |
用法 | 多用于贬义,也可用于褒义,视语境而定。 |
近义词 | 才疏学浅、不学无术、少不更事 |
反义词 | 博古通今、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
二、出处与典故
“吴下阿蒙”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故事讲的是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吕蒙原本并不爱读书,孙权劝他多读史书和经典,吕蒙听从建议后,学问大增,最终成为一位文武双全的将领。鲁肃曾感叹:“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句话后来也成为成语“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来源。
在当时,“吴下阿蒙”是对吕蒙的一种称呼,带有轻视之意,但随着吕蒙的转变,这个称呼也逐渐带有了正面意义,象征着一个人通过学习可以实现自我提升。
三、现代用法与演变
1. 贬义使用:常用于批评某人知识浅薄、不懂礼仪或缺乏修养。
- 例句:你这种想法太幼稚了,真是吴下阿蒙!
2. 褒义使用:有时也用来称赞他人经过努力后有了显著进步。
- 例句:他现在谈吐不凡,不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3. 文学与影视作品中:常被引用以表达人物的成长或转变,增强戏剧性。
四、总结
“吴下阿蒙”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中华文化中关于学习与成长的重要象征。它提醒我们,无论出身如何,只要愿意学习和改变,就能够突破自我,实现蜕变。同时,它也警示人们不要轻视他人,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在某一刻焕然一新。
结语:
“吴下阿蒙”虽源于古代,但其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它鼓励人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同时也提醒我们,对他人应保持尊重与包容,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刮目相看”的那个人。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