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甄选问答网站首页甄选问答
叶绍翁的夜书所见解析
- 编辑:都珊叶
- 2025-10-23 03:45:22
- 来源:网易
【叶绍翁的夜书所见解析】《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与寂寞。
一、
《夜书所见》以秋夜为背景,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伤与思乡之情。诗中“萧萧梧叶”、“江上秋风”等意象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而“儿童挑促织”则带来一丝生活的温暖与童趣,形成情感上的对比与反差。
二、诗歌结构分析
| 项目 | 内容 |
| 作者 | 叶绍翁(南宋) |
| 体裁 | 七言绝句 |
| 题目含义 | “夜书所见”即在夜晚写下所见到的情景 |
| 主题 | 思乡、秋夜之感、生活细节中的温情 |
| 意象 | 梧叶、秋风、促织、灯火 |
| 情感基调 | 清冷、孤寂、略带温馨 |
| 艺术手法 | 白描、对比、情景交融 |
三、逐句解析
1. “萧萧梧叶送寒声”
描写秋风吹动梧桐树叶的声音,发出“萧萧”的声响,伴随着寒冷的感觉,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2. “江上秋风动客情”
江边的秋风触动了游子的心绪,表现出诗人因旅途漂泊而产生的思乡之情。
3. “知有儿童挑促织”
诗人推测家中或邻居家的孩子正在玩捉蟋蟀的游戏,这种生活场景让他感到一丝亲切与温暖。
4. “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深人静时,篱笆旁有一盏灯光亮着,象征着家的温暖与希望,也暗示诗人对家乡的牵挂。
四、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全诗仅28字,却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 情景交融:自然景物与人的活动相结合,使画面生动且富有层次。
- 情感含蓄:不直接表达思乡,而是通过细节描写传达内心感受。
五、结语
《夜书所见》虽篇幅短小,但情感丰富,语言凝练,是一首典型的宋诗佳作。它不仅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之美,也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通过对生活中平凡场景的描绘,传达出深厚的人文关怀与情感共鸣。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