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甄选问答网站首页甄选问答
有关司马昭之心昭然若揭含义
- 编辑:单于炎朋
 - 2025-10-28 01:46:52
 - 来源:网易
 
【有关司马昭之心昭然若揭含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出自《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这句话原本是用来形容司马昭的野心和篡夺权力的意图已经显露无遗,连路人都能看出来。后来,“司马昭之心,昭然若揭”成为了一个常用表达,用来比喻某人的真实意图或阴谋已经很明显,无法隐藏。
一、成语来源与背景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 | 
| 原文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 背景 | 司马昭是三国时期曹魏的重要权臣,后来其子司马炎建立晋朝,史称“晋武帝”。此语原指司马昭有篡位之志,后引申为对他人意图的讽刺性描述。 | 
二、含义解析
| 词语 | 含义 | 
| 司马昭 | 三国时期曹魏权臣,后为晋朝奠基人 | 
| 心 | 指其内心意图或野心 | 
| 昭然若揭 | 形容事情明显,毫无遮掩 | 
整体含义:司马昭的野心和真实目的已经暴露无遗,所有人都看得一清二楚。
三、现代用法与延伸
| 场景 | 使用方式 | 
| 描述人物意图 | 如:“他想抢功劳,司马昭之心昭然若揭。” | 
| 批评隐瞒行为 | 如:“他明明在策划这件事,却装作不知道,真是司马昭之心昭然若揭。” | 
| 文学作品中引用 | 用于增强讽刺意味或揭示人物动机 | 
四、相关典故与影响
| 典故 | 简述 | 
| 高贵乡公之死 | 司马昭为了巩固权力,杀害了皇帝曹髦,引发朝野震动。 | 
| 晋朝建立 | 司马昭之子司马炎最终取代曹魏,建立晋朝,史称“晋武帝”。 | 
| 成语流传 | 该成语成为中文文化中表达“意图暴露”的经典表达之一。 | 
五、总结
“司马昭之心,昭然若揭”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语言现象,广泛用于现代汉语中,表达对某人意图或行为的明确判断。它既体现了古代政治斗争的复杂性,也反映了人们对真相的敏感和对隐秘行为的警惕。
通过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含义及使用场景,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其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并在写作和交流中灵活运用。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