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常识问答网站首页常识问答
无乃尔是过与的过
- 编辑:袁威莺
- 2025-10-15 10:33:50
- 来源:网易
【无乃尔是过与的过】在《论语·季氏》中,孔子曾说:“无乃尔是过与?”这句话出自孔子对弟子冉有的一番训诫。原文为:“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以德怀之;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其中,“无乃尔是过与”意为“难道不是你们的过错吗?”
这里的“过”,指的是过错、错误。孔子在这里指出,作为辅佐者,冉有和子路没有尽到责任,未能以德服人,反而在国家动荡时仍图谋武力,这是严重的失职。
一、
“无乃尔是过与”的“过”字,在这里并非指“经过”或“超过”,而是“过错”之意。孔子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弟子行为的批评与警示。他认为,作为士人,应具备仁德之心,以德服人,而非依靠武力解决问题。同时,他也提醒人们,真正的危机往往来自内部,而非外部。
此句不仅体现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也反映了他对弟子的严格要求。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个人的行为直接影响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二、关键点对比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出处 | 《论语·季氏》 |
句子 | “无乃尔是过与” |
字面意思 | 难道不是你们的过错吗? |
“过”的含义 | 过错、错误 |
孔子态度 | 批评、警示、强调责任 |
背景 | 对弟子冉有和子路的批评 |
深层含义 | 强调以德治国,反对武力镇压 |
现实意义 | 提醒人们关注内在问题,重视道德修养 |
三、结语
“无乃尔是过与”的“过”,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责备,更是对社会风气的反思。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时,应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推卸责任。这种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尤其在现代社会中,更应注重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