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精选问答网站首页精选问答
贻在古文中什么意思
- 编辑:卓桂伦
- 2025-10-24 08:09:15
- 来源:网易
【贻在古文中什么意思】“贻”是一个在古文中较为常见的字,其含义丰富,常用于表达赠送、遗留、给予等意思。在不同的语境中,“贻”字的用法和意义也有所不同。以下是对“贻”字在古文中的常见含义进行总结,并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一、
“贻”字在古文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含义:
1. 赠送、给予:表示将物品或某种东西送给他人。
2. 遗留、传下:指某物或某种精神、经验被后人继承或保存下来。
3. 招致、带来:有时也表示因某种行为而带来的后果,如“贻患”、“贻误”。
此外,在现代汉语中,“贻”多用于“贻笑大方”、“贻害无穷”等成语中,表示因自己的行为而造成不良影响。
二、表格展示
| 字义 | 古文出处 | 释义说明 | 例句/用法 |
| 赠送、给予 | 《诗经·小雅》 | 表示赠与他人财物或物品 | “贻我彤管,有炜其色。”(赠给我红色的笔) |
| 遗留、传下 | 《史记·太史公自序》 | 指前人留下的东西或精神 | “子孙袭之,以贻后世。”(后代继承) |
| 招致、带来 | 《左传》 | 表示因行为导致的不良后果 | “今不早图,后必贻祸。”(否则会带来灾祸) |
| 留传、保留 | 《汉书·艺文志》 | 指文献、典籍等被保存流传 | “诸子百家,皆有遗书,以贻后人。” |
三、结语
“贻”字在古文中具有多重含义,使用时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意义。它不仅用于日常的赠予行为,也常用于表达对后人的影响或警示。了解“贻”的多种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文内容及其中的文化内涵。
通过以上总结与表格形式的呈现,可以更清晰地掌握“贻”字在古文中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