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精选问答网站首页精选问答
用竭泽而鱼造句子
- 编辑:江会学
- 2025-10-26 13:49:25
- 来源:网易
【用竭泽而鱼造句子】“竭泽而渔”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意是排干池塘的水去捕鱼,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发展。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为了短期利益而不顾后果的行为。下面将从含义、用法、例句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相关内容。
一、
“竭泽而渔”出自《吕氏春秋·孝行览》,原指把池塘的水抽干来捕鱼,后来引申为一种短视的行为方式,强调在追求眼前利益时忽视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该成语多用于批评过度开发资源、破坏生态平衡或不顾未来发展的行为。
在实际使用中,“竭泽而渔”常与“杀鸡取卵”、“饮鸩止渴”等成语搭配使用,表达相似的含义。它不仅可用于描述经济行为,也可用于社会、环境、教育等多个领域。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竭泽而渔 |
| 出处 | 《吕氏春秋·孝行览》 |
| 原义 | 排干池塘的水去捕鱼 |
| 引申义 | 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 |
| 使用场合 | 批评短视行为,如过度开发资源、破坏环境等 |
| 同义词 | 杀鸡取卵、饮鸩止渴 |
| 反义词 | 未雨绸缪、可持续发展 |
| 例句1 | 企业如果一味追求利润,不顾环保,就是典型的竭泽而渔。 |
| 例句2 | 这种过度开采资源的做法,无异于竭泽而渔,终将导致资源枯竭。 |
| 例句3 | 政府应制定长期政策,避免因短期利益而采取竭泽而渔的措施。 |
三、结语
“竭泽而渔”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值得深思的生活态度和决策方式。在现代社会中,面对资源有限、环境压力加剧等问题,我们更应警惕“竭泽而渔”的行为,倡导可持续的发展理念。通过合理规划和长远思考,才能实现真正的繁荣与稳定。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