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验问答网站首页经验问答
史记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
- 编辑:仲苑心
- 2025-10-01 09:35:51
- 来源:网易
【史记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史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由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它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一部具有极高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的历史典籍。然而,很多人对“史记”这一书名的来源并不清楚。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史记”这一名称的由来,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总结。
一、《史记》的基本信息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司马迁(西汉) |
成书时间 | 约公元前104年—前91年 |
体例 | 纪传体通史 |
内容 | 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共130篇 |
地位 | 中国第一部正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二、“史记”名称的来源分析
“史记”二字看似简单,实则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来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史”的含义
“史”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历史”或“史官”。在古代,史官负责记录国家大事、帝王言行,是国家的重要官员之一。因此,“史”字本身就带有记录历史、传承文明的意义。
2. “记”的含义
“记”在古文中有“记载”、“记录”的意思。结合“史”,“史记”可以理解为“历史的记录”或“历史的记载”。
3. “史记”与“太史公书”的关系
司马迁在书中自称为“太史公”,他本人曾任太史令,负责掌管国家图书、编纂史书。因此,《史记》最初也被称作《太史公书》。后来,由于其内容广泛、体系完整,人们逐渐用“史记”来称呼这部书。
4. “史记”作为书名的演变过程
- 最初称为《太史公书》
- 后人根据其内容性质,称之为《史记》
- 魏晋以后,“史记”成为通行的书名
三、为何使用“史记”而非其他名称?
1. 体现历史记录的功能:司马迁写作此书的目的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强调的是对历史的系统性整理和记录。
2. 符合当时的命名习惯:古代史书多以“史”字开头,如《汉书》《后汉书》等,因此“史记”符合当时的命名规范。
3. 简洁明了:相比“太史公书”这样的称谓,“史记”更加简短、直观,便于传播和记忆。
四、总结
“史记”这一名称来源于中国古代对历史记录的重视,体现了司马迁作为史学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它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记载,更是对中国文化、政治、社会的深刻反映。
名称 | 来源 | 含义 | 用途 |
史记 | “史”+“记” | 历史的记录 | 记载历史事件 |
太史公书 | 司马迁自署 | 司马迁的身份 | 初期称谓 |
史家之绝唱 | 王国维评价 | 文学与历史的结合 | 后世评价 |
通史 | 体例特点 | 贯穿古今 | 书籍结构 |
五、结语
“史记”这一名称虽然简单,但背后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意义。它不仅是司马迁个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的瑰宝。通过对“史记”名称的探究,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著作的价值,也能更深入地认识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