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学识问答网站首页学识问答
叶绍翁夜书所见解析
- 编辑:诸葛君贵
- 2025-10-23 03:46:14
- 来源:网易
【叶绍翁夜书所见解析】《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这首诗通过描写秋夜的自然景象与生活细节,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童年的回忆。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一、诗歌
《夜书所见》以秋夜为背景,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外时,看到远处灯火中孩子们玩耍的情景,引发了他对家乡和童年生活的怀念。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生活场景的对比,表现了游子思乡的情感。
二、诗歌解析表
| 项目 | 内容 |
| 作者 | 叶绍翁(南宋诗人) |
| 诗题 | 《夜书所见》 |
| 体裁 | 七言绝句 |
| 创作背景 | 诗人漂泊异乡,秋夜独处,触景生情 |
| 主要意象 | 梧叶、秋风、促织、灯火、篱落 |
| 情感基调 | 悲凉中带温情,思乡之情浓厚 |
|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景交融 |
| 主题思想 | 表达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童年生活的追忆 |
三、赏析要点
1. “萧萧梧叶送寒声”:用“萧萧”形容落叶的声音,渲染出秋天的肃杀氛围,也暗示诗人内心的孤寂。
2. “江上秋风动客情”:点明诗人身处异乡,秋风触动了他的思乡之情。
3. “知有儿童挑促织”:诗人想象远方的孩子们在捉蟋蟀,表现出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4. “夜深篱落一灯明”:夜晚的灯火象征着温暖与希望,也反衬出诗人的孤独。
四、结语
《夜书所见》虽短,却蕴含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哲理。它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抒情诗,体现了叶绍翁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通过简单的自然描写,传达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令人回味无穷。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