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知识问答网站首页知识问答
人琴俱亡成语解释
- 编辑:容炎美
- 2025-09-23 09:58:47
- 来源:网易
【人琴俱亡成语解释】“人琴俱亡”是一个源自古代典故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对某人的深切怀念和悲痛之情。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体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友情。
一、成语释义
人琴俱亡:意思是人和琴都已消失,比喻对某人的思念和哀悼达到了极点。原指朋友去世后,连陪伴他的乐器也失去了意义,象征着情感的彻底失落。
二、出处与故事背景
该成语出自《世说新语·伤逝》:
>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未至,人已亡。子猷直入灵堂,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人琴俱亡!’”
这段话讲述的是王徽之(字子猷)和其弟王献之(字子敬)兄弟俩同时患病,弟弟先去世。哥哥得知后悲痛欲绝,亲自前往吊唁,却在到达前弟弟已经去世。他进入灵堂,坐在灵床上,拿起弟弟的琴弹奏,但琴音不谐,于是摔琴叹息:“人琴俱亡。”
三、成语用法与引申义
- 用法:多用于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或对失去重要人物的悲痛。
- 引申义:也可用于表达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强调人与物之间的深刻联系。
四、总结对比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人琴俱亡 |
出处 | 《世说新语·伤逝》 |
典故来源 | 王子猷与王献之兄弟之间的情感故事 |
成语释义 | 人和琴都已消失,比喻对某人的深切怀念和悲痛 |
情感色彩 | 悲伤、怀念、哀悼 |
使用场景 | 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对友情的珍视 |
引申含义 | 物是人非、情感失落 |
五、结语
“人琴俱亡”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情感的象征。它提醒我们珍惜身边的人,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在现代生活中,虽然我们不再用琴来寄托情感,但那份对逝去之人的思念,依然能引起共鸣。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