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甄选问答网站首页甄选问答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故事是怎么样的呢
- 编辑:盛兰若
- 2025-10-05 15:49:41
- 来源:网易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故事是怎么样的呢】“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出自《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某人的野心或意图已经暴露无遗,连普通人都能看出来。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与魏国权臣司马昭密切相关。
一、故事背景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曹操统一北方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奠定了曹魏政权的基础。曹操死后,其子曹丕称帝,建立魏国。曹丕死后,其子曹睿继位,但不久去世,由年幼的曹芳即位,由辅政大臣曹爽掌权。
然而,曹爽专权,排除异己,引起朝中不满。此时,司马懿(曹操的部将)在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一举铲除了曹爽及其党羽,掌控了魏国实权。
此后,司马氏家族逐渐掌握军政大权,最终由司马昭继承父业,成为魏国实际统治者。
二、事件经过
- 曹芳即位初期:曹芳年幼,由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政。
- 曹爽专权:曹爽排挤司马懿,独揽大权,甚至架空皇帝。
- 司马懿蛰伏:司马懿表面上装病不出,实则暗中准备。
- 高平陵之变: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出城祭祖时发动政变,迅速控制京城,诛杀曹爽及其党羽。
- 司马昭掌权: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昭继续掌控朝政,权力日益扩大。
三、成语出处
《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记载:
> “帝(曹髦)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当时,曹髦年幼,但已意识到司马昭的野心,于是对左右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这句话后来被广泛引用,成为形容人尽皆知的野心或阴谋的成语。
四、总结与表格对比
项目 | 内容 |
成语来源 | 《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 |
出处原文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 |
故事背景 | 曹魏后期,司马氏逐步掌控朝政 |
关键人物 | 曹芳、曹爽、司马懿、司马昭、曹髦 |
故事核心 | 司马昭的野心已暴露,人人皆知 |
成语含义 | 形容人的意图或野心已众所周知 |
历史影响 | 为后来司马炎建立晋朝奠定基础 |
五、结语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描述,更是一种警示——当一个人的野心足够明显时,即使不言而喻,也会被众人看穿。这个成语至今仍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提醒人们关注权力背后的真相。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