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学识问答网站首页学识问答
佞幸相关词语是什么
- 编辑:淳于艳璐
- 2025-09-15 22:31:22
- 来源:网易
【佞幸相关词语是什么】在古代汉语中,“佞幸”是一个带有贬义的词汇,常用于描述那些凭借阿谀奉承、谄媚取宠而获得君主信任的人。这类人通常没有真才实学,却能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势。为了更全面地理解“佞幸”的含义及其相关词汇,本文将从常见词语入手,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总结
“佞幸”一词源于《史记》等古籍,意指那些靠巧言令色、阿谀奉承而得到君王宠信的小人。与之相关的词语多为贬义,用来形容类似行为或人物。这些词语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代政治文化,也能帮助我们在现代语境中识别和批判类似的不良行为。
常见的“佞幸”相关词语包括:佞臣、奸佞、谄媚、阿谀、奉承、小人、弄臣、嬖幸、佞人、谀臣等。这些词虽然用法略有不同,但都带有对人的道德和行为的否定评价。
二、相关词语对照表
序号 | 词语 | 含义简述 | 出处/背景 |
1 | 佞臣 | 奸邪谄媚、危害国家的臣子 | 《史记》、《汉书》 |
2 | 奸佞 | 虚伪狡诈、善于阿谀奉承之人 | 古代文献常用 |
3 | 谄媚 | 用甜言蜜语讨好别人,以求得好处 | 多用于描述下级对上级 |
4 | 阿谀 | 一味奉承、迎合他人,不讲原则 | 《论语》、《左传》 |
5 | 奉承 | 对人过分恭维、称颂 | 常见于日常用语及文学作品 |
6 | 小人 | 品行不端、心术不正之人 | 《论语》、《孟子》 |
7 | 弄臣 | 受君王宠爱、专事奉承的臣子 | 多见于宫廷故事 |
8 | 嬖幸 | 因宠信而得势的臣子或人 | 《后汉书》、《隋书》 |
9 | 佞人 | 善于阿谀、虚伪狡诈之人 | 《尚书》、《资治通鉴》 |
10 | 谀臣 | 专门进献谄媚之言的臣子 | 多见于历史记载 |
三、结语
“佞幸”及相关词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权力与道德关系的深刻思考。它们不仅是语言现象,更是文化与历史的缩影。了解这些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政治生态,并在现实生活中保持警惕,避免被虚伪和谄媚所迷惑。
通过以上总结与表格展示,希望能帮助读者更清晰地掌握“佞幸”相关词语的含义及其使用背景。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