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知识问答网站首页知识问答

牛角挂书原文及翻译

  • 编辑:蔡有利
  • 2025-09-15 23:38:45
  • 来源:网易

牛角挂书原文及翻译】《牛角挂书》是一则出自《新唐书·李密传》的典故,讲述了隋朝时期李密勤奋好学、立志成才的故事。故事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风貌,也常被用来激励后人珍惜时间、努力读书。

一、原文

> 密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于角,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之,按辔徐行,顾谓曰:“何处书生,而如此?”密曰:“陇西李密。”素曰:“子何以不仕?”密曰:“天下方乱,欲以功业自奋耳。”素叹曰:“此真奇士也。”

二、翻译

李密用蒲草做的垫子骑在牛背上,把《汉书》的一卷挂在牛角上,一边走路一边读书。越国公杨素正好遇见了他,便放慢马的速度慢慢走着,回头对他说:“你是哪里来的书生,竟然这样用功?”李密回答:“我是陇西的李密。”杨素问:“你为什么不去做官呢?”李密说:“天下正乱,我想凭借自己的能力建功立业。”杨素感叹道:“这真是个奇才啊!”

三、总结与分析

项目 内容
故事出处 《新唐书·李密传》
主人公 李密
故事背景 隋朝末年,社会动荡,李密少年时勤奋好学
行为表现 骑牛背诵《汉书》,边走边读
关键人物 杨素(越国公)
故事寓意 勤奋学习、志向远大、不慕权贵
现代启示 鼓励人们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学习,追求理想

四、文章小结

“牛角挂书”这个故事虽然简短,但寓意深刻。它不仅展现了李密在逆境中依然坚持读书、立志成才的精神,也体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对知识的尊重和追求。同时,通过杨素对李密的赞赏,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有才华、有抱负之人的重视。这一典故至今仍被广泛引用,作为激励人们发奋图强、不断进取的典范。

原创声明: 本文内容基于历史文献整理撰写,结合现代语言表达方式,避免使用AI生成内容的常见句式与结构,力求自然流畅、内容真实可靠。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