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消费网站首页生活消费

达娃之争启示(达娃之争)

  • 生活消费
  • 2022-10-12 20:16:34
  • 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必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达娃之争启示,达娃之争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2009年9月30日,达娃双方突然

大家好,小必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达娃之争启示,达娃之争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2009年9月30日,达娃双方突然对外宣布达成和解——达能出让合资公司51%的股权,从此退出娃哈哈。

2、和解协议执行完毕后,双方将终止与双方之间纠纷有关的所有法律程序。

3、达能以3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卖出了娃哈哈合资公司51%的股权。

4、而此前其要价高达500亿元。

5、一个达能以40亿元收购娃哈哈非合资公司的商业故事,演变成了娃哈哈的反收购故事。

6、娃哈哈代理律师钱卫清向本报透露,突然和解并不突然,背后是双方在多个战场上博弈的结果。

7、达能29宗诉讼无一胜诉  随着商战的持续,达能29宗诉讼无一胜诉、商标也被裁定为娃哈哈所有、合资公司的股权面临查封。

8、在双方合资近13年中,娃哈哈的控制权、管理权、营销权始终控制在宗庆后手中。

9、娃哈哈逐渐掌握了谈判的主动权。

10、两年下来,达能最初制定的争战策略,没有收到成效,反而深陷纠纷的泥潭。

11、知情人士透露,实际上,现在法国达能感到几年争战下来,已身心疲惫,集团内部的“主和派”逐渐占了上风。

12、巨额诉讼费拖垮达能  多年诉讼案中达能花掉了巨额的“公关费”、代理费等。

13、钱卫清律师称,境外律师的费用非常高,一小时就是几百美金、上千美元。

14、况且斯德哥尔摩仲裁一审就是半个月,这个精力、时间花不起,双方都有些拖疲了。

15、达能去年上半年公布的财报中,法律诉讼费用已高达约5.7亿元人民币。

16、与此同时,久拖不决的争战,已经影响到了达能在中国市场的新投资布局。

17、知情人士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达能希望早日从此抽身。

18、范易谋升迁调离  2007年底,一直担任达能亚太区总裁的范易谋得到升迁,范的调离被认为是可能和解的信号。

19、因此,2008年4月起,双方又一次回到了谈判桌前。

20、斯德哥尔摩仲裁久拖未决  达能原本对斯德哥尔摩仲裁寄予厚望。

21、然而,随着达能在全球各地的29场诉讼全部败诉,斯德哥尔摩仲裁结果也被一拖再拖、前景显得越来越暗淡。

22、宗庆后的杀手锏  2009年2月,宗庆后放话,如果达能再漫天要价,就解散所有39家合资公司。

23、也许,这是宗庆后早已准备好一招杀手锏。

24、2008年6月,哇哈哈在潍坊提起一个解散合资公司之诉,法院已正式立案。

25、为了促成双方的谈判,娃哈哈从策略上做一个安排——先撤回来,然后择机再起诉。

26、一旦39家合资公司解散,商标已判为归娃哈哈所有,达能所剩的仅是合资十多年留下的厂房设备。

27、更紧迫的是,如果斯德哥尔摩仲裁结果是达能败诉,达能在价格谈判上则更为不利。

28、而对于宗庆后来说,商标已经重新夺回,市场、人员可以由非合资公司接管,即使合资公司解散,损失要比达能小。

29、双方势态强弱逆转  “和解意味着利益的分割,双方关于对价的谈判更是一场艰难的博弈。

30、”钱卫清称,当时达能提出500亿元出让合资公司的股权,娃哈哈认为是漫天要价,希望达能提供500亿元的估算依据,或者第三方的评估报告,后来,达能又改为200亿元。

31、双方一度僵持。

32、“我记得有150亿的对价出现。

33、”钱卫清称。

34、最终双方于9月30日达成以30亿元人民币的对价换取达能撤出娃哈哈合资公司。

35、钱卫清称,30亿元的对价参照了此前达能曾要求的以40亿元收购非合资公司51%股权这一价格。

36、实际上,目前非合资公司数量、规模都要多于合资公司,所以这一对价应该是双方都乐于接受的最优选择。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