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精选网站首页综合精选

千岩万壑不辞劳 远看方知出处高书法(千岩万壑不辞劳)

  • 综合精选
  • 2023-11-15 13:00:12
  • 来源:
导读 大家好,我是小业,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千岩万壑不辞劳 远看方知出处高书法,千岩万壑不辞劳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大家好,我是小业,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千岩万壑不辞劳 远看方知出处高书法,千岩万壑不辞劳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1、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2、《庚溪诗话》载: “唐宣宗微时,以武宗忌之,遁迹为僧。一日游方,遇黄檗禅师同行,因观瀑布。黄檗曰:‘我咏此得一联,而下韵不接。’宣宗曰:‘当为续成之。’黄蘖云: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宣宗续云:‘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其后宣宗竟践位,志先见于此诗矣。”

3、15、这首诗对瀑布作了人格化的描写,能体现这种拟人写法的词语有    和    等。(2分)

4、16、“联句”是古代作诗的方式之一,即由两人(或多人)共作而成,所表达的意思有所相关。上面这首诗就属于联句。从内容上看,上下两“联”中    和    的意思是相照应的。(2分)

5、17、《庚溪诗话》中说唐宣宗“志先见于此诗矣”。你读出《瀑布》一诗中包含了他怎样的“志”?请联系具体诗句,说说你的理解。(4分)

6、 15、不辞(劳);留(得住);(终)归(“作波涛”亦可)(2分)

7、16、“千岩万壑”和“溪涧”/“不辞劳”和“终归(大海)”/“出处高”和“作波涛”(2分)

8、17、“溪 涧”,照应第一句的“千岩万壑”,溪涧式的安逸不能使瀑布满足,它心向大海,不断开辟前程。“岂能”与“终归”前后呼应,表现出一往无前的信心和决心。 “作波涛”三字体现出豪情壮怀。这一联寄寓了唐宣宗不甘落寞、思有作为的情怀。尽管暂时地位不显,但决不满足现状,志存高远,并且不惧艰难,不达目的誓不 罢休。(能结合具体诗句的分析,写出主要意思即可,4分)

9、 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艺术形象。

10、答案:涓涓细流不辞辛劳,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而后又谢绝溪涧的挽留,继续向前,流向大海,决心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这“瀑布”乃是胸怀大志、不惧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志士的化身。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