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信息网站首页综合信息

词的成语开头成语接龙(词的成语)

  • 综合信息
  • 2022-09-05 18:40:19
  • 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必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词的成语开头成语接龙,词的成语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词的成语有:陈词滥

大家好,小必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词的成语开头成语接龙,词的成语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词的成语有:陈词滥调陈词滥调,汉语成语,拼音是chén cí làn diào,形容语言陈腐、空泛。

2、出自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

3、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所以常常是那套褪色的陈词滥调,诗的本身并不能比题目给人以更深的印象。

4、”2、词不达意词不达意,汉语成语,拼音是 cí bù dá yì,意思是言词不能准确地表达意思。

5、出自《仪礼·聘礼》。

6、《仪礼·聘礼》:“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

7、”宋·惠洪《高安城隍庙记》:“盖五百年而书功烈者,辞不达意,余尝叹息之。

8、”3、义正词严义正词严,汉语成语,拼音:yì zhèng cí yán,意思是形容理由正当充足,措词严正有力。

9、出自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四》。

10、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四》:“子玄之论,义正词严,圣人复起,弗能易矣。

11、”4、振振有词振振有词,汉语成语,拼音是zhèn zhèn yǒu cí,意思是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停,出自《关税权问题》。

12、清·梁启超《关税权问题》:“今者外人之以排外相诬者,既振振有词,其乌可更为无谋之举,以授之口实也。

13、”5、大放厥词大放厥词,汉语成语,拼音是dà fàng jué cí,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

14、现用来指大发议论。

15、出自唐·韩愈《祭柳子厚文》。

16、唐·韩愈《祭柳子厚文》:“玉佩琼琚,大放厥词。

17、”含词的成语有:陈词滥调、强词夺理、支吾其词、各执一词、一面之词等。

18、一、陈词滥调 [ chén cí làn diào ] 陈旧、空洞、不切实际的言论。

19、出处:闻一多《闻一多全集·三·宫体诗的自赎》:“所以常常是那套褪色的陈词滥调。

20、”二、强词夺理 [ qiǎng cí duó lǐ ] 本来没有理,硬说成有理。

21、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座上一人忽曰:‘孙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

22、’”译文:座位上的一个人忽然说:“孙明所说的话,都是强词夺理,不是正确的言论,不要再说了。

23、”三、支吾其词 [ zhī wú qí cí ] 支吾:说话含混躲闪。

24、指用含混的话搪塞应付,以掩盖真实情况。

25、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但是这句话又不便向时筱仁说明,只得支吾其词道……”四、各执一词 [ gè zhí yī cí ] 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相持不下。

26、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九:“两下各执一词,难以定招。

27、”译文:两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难以确定。

28、五、一面之词 [ yī miàn zhī cí ] 争执双方的一方所说的话。

29、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五回:“今日若听此一面之词,杨仪等必投魏矣。

30、”译文:今天如果听这一面之词,杨议等人一定会投靠魏国。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op